每次看到國外新聞或消息再回頭看看在台灣的我們
就會把本來被放的過大的問題瞬間還原
不是縮小    是還原

我是一個21歲的大學生
我或許不會經常出國
我或許不會到海外工作
我可能不會嫁給一個外國人
所以   我跟台灣以外的地方不應該或是說不需要有任何連結嗎?
事實上這個問題曾經引發我一些思考
在自己的爆炸忙碌事件已經疊到視野不能解決的範圍時
「國際觀」的重要性往往被我們忽略
我會願意這樣承認


需要改變嗎?

我想任何事情都是一種選擇
要    不要
有國際觀 沒有國際觀 
都是可以呼吸 可以生存的
差別只是 怎樣的呼吸 怎樣的體驗這個世界

我很喜歡譬喻
讓我這樣說吧

每個人都只有一副眼鏡
從小到大因為種種因素  
我們習慣用同樣的一副眼鏡去看別人、看世界
藍眼鏡看綠的顏色莫名其妙  
綠眼鏡看藍的顏色霧裡看花
台灣大多數的人用這兩副眼鏡在看別人、看世界
當選項非黑即白的時候   站在哪個圈圈上方變得格外明顯
但是我想  不應該是只有兩個圈圈的呀
這樣位置太小也太狹隘了
被束縛過久後   圈圈上的人就習慣窄窄的空間了
太大的位置反而不習慣
一直這個樣子下去當然也不會出什麼人命
但是
我們要的真的只是這樣嗎?

【移動世界】或許是一個蒐集眼鏡的平台或窗口

蒐集基督教的眼鏡
蒐集第三世界的眼鏡
蒐集非洲的眼鏡
蒐集
蒐集
蒐集
沒有想要改變什麼人、洗誰的腦
我們像是個公益眼鏡行
只希望你能將不同的眼鏡拿起來戴戴看
開拓更寬廣的視野、體驗不同文化、見到更多元的色彩
你還是你
只是我們希望你是可以體驗更多的
你是可以更包容的  你是可以更多元的

我也還是一個經濟拮据的大學生
沒有辦法今天美國明天日本的
但是對我而言
我相信國際觀不只是諸如「英文指考幾分」、「去過幾個國家」、「外國留學」等等這樣子的膚淺
然而「國際觀」究竟該是個怎麼樣?
我還21歲 很大也很小
說不出個具體所以然
但我想這個問題的答案
或許可以是由新一代的我們一起激盪出來的
期待你的探訪與指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vingwor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